(资料图片)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万清平)3月16日下午,国家林草局规财司二级巡视员付建全、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副会长程良(专家)、财政部税政司二级调研员李超一行8人,在省林业局副局长黄德华等陪同下,来湖北孝感朱湖国家湿地公园调研。
听取地方对《湿地恢复费缴纳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调研重要湿地修复工程的成本、地方探索征收湿地恢复费,以及湿地保护恢复的资金来源与使用情况。
朱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孝感市孝南区,以河流和库塘湿地为主。2012年动工建设,2018年12月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2019年荣获“湖北省重要湿地”;2021年10月被列入全省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试点。
近年来,朱湖国家湿地公园加大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力度。完成退田(耕)还湖(湿)2000亩,兴建基塘、圩田、柳烟荷塘等湿地生态修复、生态涵养、植物培育、科普宣教区2500亩,设立永久性样地4块500亩。建立以基塘、多塘系统为特征的生态圩田,乔灌结合、林带、林团组合的林泽复合湿地,形成了湿地公园生态立体、生物多样、水质净化、调节小气候的生态环境,成为朱湖湿地水生植物、底栖生物、鱼类和水鸟理想的栖息地。目前,朱湖湿地成为动植物生长栖息的天堂,现有野生植物76科178属225种,野生动物44目46科267种,其中鸟类194种。
去年以来,又抢抓全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机遇,对湿地公园进行整体提升;完成湿地大湖、圩田、湿地汉川渠,以及S112公路延伸线、21公里绿道、4000米渠道等建设,贯通水系、路网、林网,湿地生态环境、景观形态、基础设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档升级。同时,利用“世界湿地日”、“国际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开展湿地保护、动植物保护知识的宣传普及,结合河长制、林长制,开展了湿地水资源、水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先后举办科普宣教活动30余次,受众1.6万余人次,接待科普访客0.9万人次。
目前,湿地生境不断优化,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生态效益持续增强,湿地碳汇量达6685.5吨CO2当量,较项目实施前新增碳汇量1348吨,碳汇能力提升25.4%。在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及建设绩效专项考核中,经专家和省林业局对湿地生态系统、湿地保护与修复等6大项26小项综合评比,朱湖国家湿地公园获评93分,评定等级为一类,居全省排位第3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