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讯 记者林广豪报道 保险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持续披露,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52家保险公司完成披露,其中10家财险公司和7家人身险公司第一季度的偿付能力不达标,包括比亚迪(002594)财险、北大方正人寿等。据了解,“偿二代二期”施行逾年,险企资本补充需求正受到行业协会关注。
据了解,风险综合评级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体现,与各项业务的开展息息相关。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2023年一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中,共有17家险企低于B级,其中财险公司包括华安财险、长安保险、渤海财险等。
根据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同时符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等三项监管要求,才可评为偿付能力达标公司。
记者发现,低于B级的17家险企都已连续两个季度偿付能力不达标,其中三峡人寿是唯一风险综合评级下降的公司,由2022年第四季度的C类降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D类。三峡人寿表示,其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偿付能力承压以及相关的战略和可资本化等风险。
整体来看,偿付能力承压、公司治理问题是多家险企风险综合评级较低的原因。例如富德产险表示,主要的风险状况为公司治理问题突出,以及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得分下降。
多家险企表示,将积极采取增资、加强运营管理等改进措施。三峡人寿提出加强资产端偿付能力管理、加强负债端偿付能力管理、加强费用管控三项措施。
有业内人士指出,受2022年第一季度起施行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影响,行业综合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大部分中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承压明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末,纳入统计范围的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6%,较2022年第一季度末下降28.2个百分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