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检察:织密乌江生态保护法网助力美丽贵州建设

2023-08-28 14:48:0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王鹤霖 通讯员 黄远江


【资料图】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的乌江河两岸绿意葱茏。放眼望去,青山碧水,云雾曼妙,一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秀美生态画卷徐徐展开,令人心旷神怡。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检察机关制定《遵义市检察机关“检察新长征·最美遵义行”行动计划》,确立遵义检察“一二三四五六”高质量发展工作思路,依法能动履职,为做到“生态保护争上游、一江清水送下游”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共同呵护河清岸绿

早在2021,年余庆县检察院在实地走访中就发现乌江干流存在大量漂浮物,可能对沿线大型企业生产安全、航道通行安全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考虑到问题涉及面广、案件办理难度大,遂将该案线索层报贵州省检察院。后贵州省检察院充分借鉴最高检“万峰湖专案”经验,探索跨区域协作办案模式,建立省市县三级检察机关专案组办理该案。

办案期间,遵义市检察机关紧盯乌江干支流垃圾倾倒、污水直排、违法建筑危及行洪安全开展调查核实,经调查核实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3件,推动治理乌江流域构皮滩水电站河段漂浮物污染、通航安全隐患、水体污染、行洪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播州区检察院还针对罗某某等人非法占用林地开采矿石,造成9.7余亩防护林被毁,以及贵州某乙环保服务有限公司等将废矿物油直接倾倒外环境,致危险废物流入遵义市水泊渡饮用水源保护区,造成沿线水体、土壤严重污染的问题,通过参与磋商、出庭发表意见等方式支持行政机关提起刑事附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全力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多措并举保护生物多样性之美

近年来,遵义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与行政机关建立良性协作机制,通过立案磋商、制发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方式,守护乌江流域生物多样性。

乌江流域在遵义范围内有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流域内生物多样品种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多。

据悉,道真县姚某某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用非法方法猎获4只小麂和1只果子狸,道真县检察院在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同时,诉请姚某某缴纳生态损害费用1.32万元、承担生态修复费用0.6万元。

务川县检察院对使用电砖打孔、喷洒农药破坏树龄300余年楠木的何某等人立案,在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同时,对何某等七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诉请何某等人承担楠木损害价值、生态修复费用等共计160余万元,并对辖区内古树名木未挂牌等行为,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对辖区内232棵古树名木挂牌、安排专人定期巡查与管护,并与相关行政机关建立野生植物保护协作配合机制。

发挥预防性公益诉讼作用守护“安全乌江”

值得一提的是,遵义市检察院在对贵州某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未做防洪评估,在乌江支流河道当中修建大桥桥墩,致河道行洪过水能力减弱,影响行洪安全,遵义市检察院对贵州某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诉请该公司消除因违法修建大桥造成行洪不畅构成的危险,在人民法院判决后,持续跟进监督,推动该公司消除危险。

不仅如此,凤冈县检察院在对乌江干流天桥镇平头溪、河闪渡等河岸修建违章建筑和构筑物,可能危及行洪安全,凤冈县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拆除违章建筑,消除安全隐患。

以公益诉讼之力续写“强渡乌江”红色故事

乌江作为贵州的第一大江,由于两岸均为高山陡坡、谷深水急,被称为“乌江天险”。1935年红军从江界河、回龙场、茶山关各个渡口突破乌江,在乌江沿线留下许多珍贵红色记忆和重要遗址遗迹。

遵义市检察机关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依法能动履职,通过办案督促保护、修缮乌江沿线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播撒“红色种子”、激活“红色动力”。例如,对廻龙战斗遗址有损毁风险、附近垃圾随意倾倒,余庆县检察院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办理,推动清理遗址附近垃圾、增收垃圾回收设施的同时,修缮、保护战斗遗址。

多年以来,遵义市检察院坚持发掘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向相关行政部门、企业、个人等,发出多条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并积极深入社区、企业、校园等开展乌江大保护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引导越来越多的群众争做乌江大保护的践行者、生力军,不断凝聚起保护乌江的共识与合力。

贵州省遵义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切实履行好检察职责,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导向,全力守护贵州母亲河。”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