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航股份(001205)12月23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2年12月22日接受2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证券公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请简单介绍一下液氨产业的基本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
答:目前氨在国内产能约为6500万吨,开工率约为70%,全球产能约为23000万吨,用途主要集中在化肥、化工、化纤、环保等四大应用领域中,随着世界各国积极寻找下一代能源技术,绿氨正在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目前日本、韩国已经将氨作为清洁能源管理,未来在火力发电掺烧氨及船舶氨燃料推广应用中,将有大量的氨能需求。国际市场上已经有液氨作为动力的双燃料船投入使用。因此,氨作为零碳清洁能源,未来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全球氨的产能和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
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文《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2022年3月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均提出要加快发展绿氨。国内已有部分火力发电厂、陶瓷窑、水泥窑通过掺烧氨气的方式进行氨燃料应用的测试,以减少碳排放并推动氨这一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
问:合成氨与绿氨相比较,成本上会有什么差异?
答:国内仍以煤制合成氨为主,生产成本构成主要为原料煤、蒸汽、电耗、设备投入与折旧、人员及运维成本,当煤炭成本在1500元/吨时,合成氨成本约为在3500元/吨,但合成氨在制造过程中仍然存在较高的碳排放。而绿氨通过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所产生的绿电,电解水产生氢气,再与空气中的氮气合成氨,绿氨能够实现接近“零碳”排放。其主要成本为绿电发电成本、电解水装置、氨合成装置等。按照目前绿电发电0.2元/千瓦时测算,绿氨的成本约为4500元/吨,就目前两种工艺的制氨成本而言,传统煤制合成氨更具优势,但随着双碳政策的不断推进,以及绿氨产业设施、设备的配套完善和技术优化更新,绿氨的生产成本将有望进一步降低。
问:现在国内的液氨的实际运输量大概有多少?我们公司参与量有多少?
答:国内6500万吨左右的氨产能中,约有1300万吨液氨通过3000余台液氨运输车辆进行转运分销贸易,该部分液氨也被称为商品氨。安德福能源供应链目前液氨运输车辆为135台,年运输量约为70万吨。
问:国内液氨的调度基本都是通过公路运输完成的,公司筹备建造液氨船,未来会有相应的液氨水路运输需求吗?还是公司建造液氨船舶是为液氨的国际贸易做准备?
答:在双碳目标下,绿氨将持续得到推广应用,北方地区借助风、光等资源优势,生产绿氨作为供应,与东部沿海主要化工基地的液氨使用需求,将通过水路实现从北至南的转运匹配,因此,国内液氨水路运输市场未来存在较大的业务需求。公司在建的液氨船既可满足国内液氨水路运输需求,同时也可根据液氨进出口贸易市场的发展状况从事国内、国际进出口的运输业务;
南京盛航海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主要从事国内沿海、长江中下游液体化学品、成品油水上运输业务。公司的主要服务为化学品运输、油品运输。公司是国内液体化学品航运龙头企业之一。公司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一级达标单位、中国船东协会化工运输委员会副会长单位,近几年多次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发的“金罐奖暨安全管理奖”,系江苏省重点物流企业。公司因优质的服务质量,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被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评为“标杆物流服务商”、中国石油华南化工销售公司评为“最佳物流服务商”。公司船舶陆续通过了国际化学品分销协会(CDI)、壳牌、BP、BASF等国际大型石化企业以及中石化、中海油等公司的检查认证。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
参与单位名称 | 参与单位类别 | 参与人员姓名 |
---|---|---|
中金公司 | 证券公司 | 刘畅、杭程、王艺璇 |
遂玖资产 | 其他 | 李春霞、陆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