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以黄巾起义为开端,中国历史上逐渐形成群雄割据,军阀混战的局面。无数竖起的大旗,在不断的斗争中,有的强者倒下,也有弱者崛起。赤壁之战后,曹军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实力均衡状态,谁也没有一统天下的实力,逐以曹、刘、孙分别建立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这就是历史有名的三国鼎立时代。
造成三国鼎立重要因素之一:实力均衡!历史上的群雄争霸与当今汽后市场巨头争霸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互联网养车的三足鼎立局面目前尚未成形,只因这些以xx养车命名的品牌实力并未达到均衡状态。
(资料图片)
尤其是互联网大厂京东旗下的京东养车,实力确实还差点意思。若要撑起三足鼎立之势,京东养车够不够格还值得推敲。
线下门店规模数量悬殊大
根基薄弱
京东是单刀匹马直接杀到汽车后市场,除了收购淘汽档口,京东在汽车后市场根基很弱。
2018年7月,京东汽车正式发布京车会,作为非独立项目身份参与到汽车后市场的竞争中,前期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比例不重,再加上前期战略方向的调整,耽误进程,导致京车会前期发展缓慢。
经过三年折腾,市场上汽修门店换成京车会有1400家。再过一年到了2022年8月,门店的数量仍停止不前。相比其他同类巨头的门店规模,相差甚远。再按京东养车目前门店数量扩展速度,等到何时才能与其他家抗衡呢?
另外,我们从京东养车2023年度招商政策也可以得知,今年京东养车还在恶补之前的作业,大力补齐核心城市的门店布局。与其说京东养车是想与其他巨头抗衡,还不如说是追赶前辈们的脚步。
线下门店运营支持力度薄弱
京东养车入局汽车后市场算晚辈,时间不够用速度来凑。所以前期,京东养车采用极速揽客模式,用低价加盟费招揽了一批门店商户。
这一动作表面上看到京车会的门头多了,实则阻碍了后续发展。看起来加盟更低,但京车会对门店的管理没有实际的帮助,也没有实际的运营支持,一些换了门头的门店仍保持脏乱差风格。
随着线上流量的收缩,门店的生意不好做,那换了门头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如何给门店带来实际的成效?
“最初承诺的培训、运营等都无法落地,汽配供应得不到满足,流水要走对方的系统,还会时不时找理由罚款。”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门店服务品质不过关售后无保证
2020年京车会就开始大量出现门店服务质量失控问题,直至实今,有增无减。
2022年11月,上海任先生将车送至上海浦东大道京东京车会做保养,由于门店施工师傅将毛巾遗留在发动机,造成车辆后期行驶过程自燃。此消费者投诉纠纷直到今年2月才得以解决。
从这一案例中,我们很明显感知,如此不该犯的问题却犯了,说明京东养车并没有给到门店一套切实可行的门店管理方案,让门店在服务中去规避不必要的错误、减少门店不必要的损失。
在客户投诉问题上,我们往往只看问题本身,却总是会忽略问题背后的逻辑。京车会这个投诉案例,其实也就是京车会没有给门店真正的赋能而导致施工的失误,最后产生的客诉。服务工作的核心是人,没有机制和系统的管理,很难做避免人为失误,而建立这套机制需要非常强的行业经验以及大数据系统支撑。我们从门店表现来看,目前京东养车这方面是欠缺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
从京东养车近期的政策调整也释放出一个信号,他们在做调整。是否能最后追上脚步,我们拭目以待。当然,中国万亿级汽车后市场,是足以支撑三足鼎立的局面。
或许我们也可以猜想,是否会有汽车后市场的“司马懿”出现,去打破三国实力均衡的状态,最后回归到汽车后市场本质——去思考如何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优化汽配供应链条、做好汽修人才培养。回归汽修技术本质,也许才是巨头营销大战以外,真正该下功力的地方。
标签: